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5期
编号:1229558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
     【摘要】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0d,无1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疗效可靠。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短期内,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于2005年8月至2012年5月收住院治疗了23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37.5岁,其中外伤性小肠破裂行部分肠切除肠吻合8例、结肠癌根治术后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4例、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3例。术后并发肠梗阻症状最早为第5日,最迟为第20日。1周内占74%(17/23)。

    1.2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多呈对称弥漫性,腹痛相对较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但无腹肌紧张,触诊有柔韧感,多在减少输液量、抗生素量,少量进流质饮食后发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大多偏高,但不显著。立位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多个小液平,肠腔积气。腹部CT可发现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腔积液、积气。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腹腔脓肿。

    1.3 治疗方法 全部采取保守治疗,给予禁饮食,持续有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新鲜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伴有发热、腹膜炎、血白细胞增高考虑有感染的患者,有针对性的使用有效抗生素等。

    1.4 治愈标准 肛门恢复每日排气排便;24h鼻胃管引流液少于400ml,不含胆汁(此时可拔除鼻胃管);停用生长抑素后症状没有反弹;肠鸣音恢复;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1]。

    2 治疗结果

    2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出院,治疗时间为7~31d,平均19d。胃液明显减少变清,患者腹胀消失,排气、排便畅通,大便呈稀水样。肠鸣音活跃,立位腹部平片提示小肠积气积液消失,达临床治愈标准。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一般病程较长,发生在术后早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2]。患者一般腹痛不剧烈,较少发生肠绞窄。分析本组资料,有以下表现时可考虑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①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多在2周内;②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并有较明显腹胀;③腹痛一般不剧烈,相对较轻,多为弥漫性胀痛;④常表现为肠功能恢复后再次梗阻;⑤全腹软,压痛轻,无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⑥腹部x线检查均可见多个液平,CT示病变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腔积液、积气;⑦能排除腹腔脓肿、肠麻痹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因为此时的肠管高度水肿并致密粘连,如强行剥离,会导致肠管浆膜面的损伤、渗血,造成术后梗阻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肠瘘的发生[3]。故术后2周内应避免手术,以免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治疗要点主要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应用三升袋静脉营养支持,供给充足的热量,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补充人血白蛋白及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肠壁的水肿,改善肠壁的血供、促进炎症的消退;生长抑素的应用:生长抑素降低胃肠的分泌量,减少肠内的炎性渗出,减少肠道负担。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主张短期、小剂量应用,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既可抑制腹腔内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肠道水肿和炎症的消退,还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而预防粘连,促进炎症消退。早期应用,效果明显,如果患者体温不高,白细胞不高,腹膜炎症不明显时,一般不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的变化,一但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应立即手术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预防上应注意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轻柔、细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肠管长时间暴露,避免组织大块结扎及异物存留;避免不必要的粘连分离,彻底止血,尽量吸净腹腔污染物、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保证充分引流,积极防治腹腔炎症;对于腹腔污染较重、术中广泛分离粘连的手术可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及禁食时间,避免早进食而加重症状及病情。同时应加强静脉营养,防治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减轻肠壁水肿。

    参考文献

    [1]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

    [2]赵宝成,毛伟征,陈栋,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型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8,11(2):160-162.

    [3]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467-468., http://www.100md.com(邓科)